減肥藥健康食品怎麼選?藥師告訴你關鍵原則
隨著現代人對健康意識的提升,「減肥藥」、「健康食品」成為熱搜關鍵字,不論網路還是藥局都充斥琳瑯滿目的選擇。常常有朋友來藥局問我:「藥師,減重保健食品真的有用嗎?我要怎麼挑才安全?」其實,減重這條路沒有捷徑,選對產品、吃對東西才是真正能改變身體的第一步。作為一名藥師,我常常遇到「藥品與食品到底差在哪?」這個經典問題。今天就要用最生活化的方式,讓你輕鬆搞懂減肥藥和健康食品怎麼選,真正識破「健康」迷思。
在談挑選重點之前,先解釋減肥藥及健康食品的差別。減肥藥指的是經過藥物審查、臨床實驗有療效數據支持,且須有醫師處方或藥師指示下才能購買的藥品;而健康食品則是強調「維持健康」或「輔助生理機能」的產品,沒有治療疾病的效果,安全性雖高,但對減重的幫助主要屬於保健輔助。你選擇的是「要治療」還是「要輔助」?這是第一個要分清楚的大原則。千萬別以為健康食品就能取代藥物,更不可自己「亂買減肥藥」吃,這反而很危險!
減重保健食品安全嗎?認識合法藥品與食品差異
很多人誤以為減肥就要靠「神奇藥丸」,但你知道嗎?減肥藥如果來路不明、標示不清,甚至從網路沒有經過合法申報的地方購買,可能含有違禁藥物、利尿劑或甚至是會讓心跳加速的刺激劑,嚴重時甚至威脅健康!合法的減肥藥必須通過衛福部核准,並且只能在醫師、藥師的監督下使用,常見成分如奧利司他(Orlistat)可以減少脂肪吸收,但也有可能帶來腸胃不適等副作用。
反觀健康食品,例如常見的「藤黃果」、「白腎豆」、「綠茶萃取物」等成分,多半由植物來源製作,主打提升代謝、減少吸收,但通常沒有明確減重療效,主要屬於協助體重管理而已。如果你購買的健康食品有標榜減肥療效、極短期瘦身10公斤這種噱頭,就要慎防是否非法加入西藥成分!選購時首重政府審核認證、清楚標示,並請藥師協助判斷是否適合你的體質。
減重保健食品安全與否,拿捏好「合法」與「適合自己的身體」,才不會花錢又傷身。建議大家一定要認明「健康食品標章」、「許可證字號」,相信專業醫事人員建議,才有安心減重的保障。
藥師解析:常見減肥藥成分與作用方式
讓我們聊聊市面上常見的減肥藥成分。最主流、經過衛福部及國際藥品監管單位核准的減肥藥,如前述「奧利司他」,作用是抑制脂肪酶,減少腸道對脂肪的吸收,進而降低熱量攝取。另一類為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如「Methamphetamine」衍生物(目前台灣已不開放),藥效雖顯著,但副作用包括心悸、失眠、血壓升高等,因此僅可在醫師嚴密監控下短期使用。
以目前合法使用者較多的仍以脂肪酶抑制劑為主。須注意的是,這類藥物容易引起油便、腹瀉等腸胃副作用。再來,還有一些「促進飽足感」的藥物,比如纖維素類膳食補充劑,雖能短暫提高飽足,但無法真正燃脂。
來自藥師的一句提醒:不論是哪一種減肥藥,請一定要依照專業人員評估及指導下使用,每個人體質、健康程度大不同,不要拿別人的處方隨便嘗試喔!
選購減重保健食品前必看:藥品與健康食品怎麼分
每日打開電視、滑IG都會被「療效保證」的減肥產品廣告洗版,你知道該怎麼分辨藥品與健康食品嗎?藥師教你3大關鍵判斷式。首先,正規的減肥藥一定標註「衛生福利部核准字號」及其成分說明,購買途徑有限,不會出現在一般超商或自由市場。健康食品則一定要有「小綠人健康食品認證標章」、「許可證字號」,並詳列成分、保存方式及原產地資訊。
請務必檢查購買來源是否是藥局、連鎖藥妝或大型合法網路電商,千萬不要為了「便宜」、「快速到貨」冒險買來路不明的產品!另外,不論藥品或健康食品,孩童、懷孕、慢性疾病等族群請一定要事先諮詢專業人員,確保自己的身體適合服用。
切記,減重不是「看誰瘦得快」,而是「安全瘦、健康瘦」的重要性遠勝於速度!合理期望減重一週0.5-1公斤最為健康穩妥。
合法減肥藥與健康食品比較,哪個最適合你?
那麼,到底合法減肥藥與健康食品哪個更適合你呢?其實,這完全取決於你的健康狀況與減重需求。對於體重指數(BMI)過高、中重度肥胖、或已經有高血壓、高血糖等慢性病風險者,建議在醫師評估後,搭配適合自己的、法規核可的減肥藥,短期內達到控制體重的效果。
如果只是輕度過重、或是想要搭配日常健康管理,選用核准合格、具調節生理機能的保健食品,輔助飲食控制與運動,則是更適合的方式。兩者唯一共通點就是:都應配合均衡飲食和持續良好運動習慣,否則效果再好的產品也難有預期成果!
永遠記住,減重的終極祕訣,不在於「買對產品」,而在於「養成科學的生活態度」!有問題時別害羞,找藥師諮詢,就是你最靠譜的專業減重軍師。
結語小提醒:讓健康減重,成為你愛自己的方式,從今日起,做個聰明消費者,託付正確資訊給你和家人最安心的選擇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