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膽固醇過高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,血壓升高,增加動脈阻塞的風險。 心臟的冠狀動脈如果血流不足甚至阻塞,會引起心絞痛、心肌梗塞、心臟衰竭、腦中風、小中風等症狀;在腦部,血液灌流不足會造成腦中風;四肢動脈的阻塞則容易造成肢體末端疼痛、組織缺氧壞死而截肢的情況。
因此,養成監測膽固醇指數的習慣、並且維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,將會是遠離高膽固醇的最根本的解法喔!
什麼是膽固醇?
膽固醇是1784年法國醫生 François Poulletier de la Salle ,在膽結石上發現,膽固醇在人體內擔當重要角色,但血液中的膽固醇總含量過高,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提高。
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「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」內容,膽固醇是人體一種必需的物質,能夠製造膽汁、賀爾蒙與維持細胞的機能。
在體檢報告上,我們看到的膽固醇,是被稱為「脂蛋白」的物質,如:高密度脂蛋白(HDL)、低密度脂蛋白(LDL)與極低密度脂蛋白(VLDL),這些脂蛋白會在血液中運行,攜帶著三酸甘油酯、膽固醇與脂溶性營養素至全身各地,而各種脂蛋白所攜帶的營養素比例不同,目的地也不同,其中低密度脂蛋白(LDL)是主要運送膽固醇的脂蛋白,而高密度脂蛋白,則是將散落各地的膽固醇運回肝臟代謝,因此又被稱為「好的膽固醇」。
膽固醇過高5大原因
(一) 不健康的飲食
吃太多高膽固醇、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,例如:炸物、甜品、麵包、泡麵等,就容易造成膽固醇濃度急遽上升,可能會增加罹患高膽固醇的風險。
(二) 缺乏運動
運動可增加好膽固醇,幫助運送多餘的低密度脂蛋白回肝臟代謝,並且提高LDL的顆粒體積(小顆粒的LDL對心血管的危害更大)
(三)吸煙或煙草
吸菸會降低HDL的濃度,提升壞膽固醇,並且焦油會積聚在動脈中,使膽固醇更容易附著在動脈壁上。
(四)體重過重
體重過重或肥胖,身體的脂肪過多,尤其是在腰圍的部分,有可能會增加您患有高膽固醇的風險。
(五)家族病史或其他疾病
基因也會影響人罹患高膽固醇的機率,某些基因會引導您的身體如何處理膽固醇和脂肪。如果你的父母有高膽固醇,你可能也同樣有獲得高膽固醇更高的風險。少數情況下,高膽固醇是由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引起,這種遺傳疾病會阻止您的身體去除低密度脂蛋白。
根據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的說法,大多數患有這種疾病的成年人,其總膽固醇指數高於每分升 300 毫克,低密度脂蛋白指數高於每分升 200 毫克。
其他疾病引起的原因,如:腎臟或肝臟疾病、內分泌疾病:甲狀腺功能減退症,也稱為甲狀腺功能低下(甲狀腺激素不足)和生長激素缺乏症(生長激素不足)、糖尿病。
舉例來說:患有糖尿病的人,若未好好控制指數,過高的血糖將導致肝臟脂解酶活性下降,使LDL增加、HDL減少。
膽固醇的症狀是?
在大多數情況下,高膽固醇是一種「安靜」的狀態,通常不會引起任何的症狀,許多人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有高膽固醇,直到他們出現嚴重的併發症,如:心臟病發作或中風,所以平時須留意以下的症狀包括:
- 胸痛或壓力(心絞痛)
- 大腦和心臟血管阻塞
- 高血壓
- 心臟病發作
- 中風
患有高血脂的人,也須留意以下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的因素:
- 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:
膽固醇 (特別是壞的膽固醇) 或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時,容易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。脂蛋白可自由出入血管壁,當血液中脂蛋白濃度過高時,脂蛋白(含膽固醇等)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,引起局部發炎反應,吸引單核球沾黏進入血管內層,變成巨噬細胞吞噬堆積的脂肪。吞進脂蛋白的巨噬細胞堆積在血管壁中,形成黃色黏稠的斑塊,造成粥狀硬化。巨噬細胞還會分泌一些細胞激素,刺激血管壁上平滑肌細胞增生,使斑塊纖維化,加速動脈硬化,使血管管腔變小,血液流通困難。硬化斑塊有時會被血流衝擊產生裂隙,在該局部形成血塊,堵住血管而產生大病變。
- 動脈硬化病:
此病好發生於全身血管,最常發生的部位為冠狀動脈、頸動脈及腸骨動脈。病灶若發生在腦部,會造成腦梗塞、腦出血(俗稱腦中風)。阻塞發生在腎臟血管,會造成腎性高血壓、腎衰竭。發生在下肢動脈,會出現間歇性跛行(走一段路腿疼,休息一下又好了)。 - 心肌梗塞:
病症若發生在冠狀動脈,血管壁因阻塞而血流減少,發生心肌缺氧,出現心絞痛 (胸口有壓迫感、胸痛等症狀)。血管壁阻塞變大或硬化斑塊破裂,會造成心肌梗塞。 - 冠心病:
美國流行病學專家指出,血中總膽固醇濃度愈高,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愈大。冠心病的死亡率,也隨著膽固醇的濃度上升而增多,舉例來說:總膽固醇>244 mg/dL時,冠心病的致死風險為膽固醇<182 mg/dL的4倍。一般來說,血液中總膽固醇濃度每下降10%,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得病風險可減少20-30%。
膽固醇正常標準是?
體檢報告上的總膽固醇數值,是由HDL、LDL與三酸甘油酯所計算而成,因此總膽固醇含量為200 mg/dL 以下,若超過240mg/dL,即為高膽固醇血症。
根據過往的國民營養調查,高膽固醇血症在成年男性與女性的盛行率約為10%,代表平均十個人中,就有一個人有高膽固醇血症。
在歷年來的台灣十大死因中,包含: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性疾病,都可能因為高膽固醇血症,而提高罹患風險。
因此,我們應該更了解體檢報告上的數值,以下表格提供膽固醇相關指數的正常標準值範圍:
項目 | 毫克/分升 | 過高值 |
總膽固醇含量 | 低於200 | 高於240 |
高密度膽固醇(HDL) | 40或高於40 | |
低密度膽固醇(LDL) | 低於 100 | 160-189(過高) /190以上(極高) |
三酸甘油脂 | 低於150 |
如何改善、有效降低膽固醇?
(一) 西方醫學降低膽固醇的建議
首先,藥物可以有效改善膽固醇的指數,因此,對於膽固醇指數過高的人,是否服用藥物治療,將取決於他們的膽固醇指數和其他風險。
通常建議從飲食和運動開始改善,但心臟病發作風險較高的人,可能需要使用 HMG-CoA 還原酶抑制劑(Statins)-類降血脂藥藥物,或其他藥物。
- Statins藥物是降膽固醇藥物中的佼佼者,此類降膽固醇藥物包括:
atorvastatin(品牌立普妥)
fluvastatin(Lescol)
lovastatin(Mevacor,Altoprev)
pravastatin(Pravachol)
rosuvastatin calcium(Crestor)
simvastatin(Zocor)
除了Statins類降血脂藥藥物外,醫生可能會開以下處方:
- Fibrate 類藥品
例如:TriCor、Fenoglide、Lopid,可以降低您的三酸甘油脂指數。如果您患有嚴重的腎臟或肝臟疾病,則不建議使用 Fibrate 類藥品的藥物。許多人需要服藥,讓低密度膽固醇(LDL)含量降低到安全的範圍,但是服藥並不能取代運動和飲食調整,以下幾種改變生活的方式,則可以提高藥物降膽固醇的效果。
3. 菸酸
菸酸,有時稱為:菸鹼酸,它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和低密度脂蛋白 (LDL) 膽固醇,所謂的「壞」的膽固醇。在服用非處方菸酸之前,請諮詢您的醫生,因為它會與其他藥物產生相互作用,並導致明顯的副作用。
除了透過藥物可以有效降低或控制膽固醇指數,以下提供7種健康的改善方法,會更有效並長期維持指數不再過高:
- 減少飽和脂肪。主要存在於紅肉和全脂乳製品中的飽和脂肪,會提高你的總膽固醇。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,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(LDL) 膽固醇,「壞」的膽固醇。
- 拒絕食用反式脂肪。反式脂肪(Trans fats),有時在食品標籤上列為“氫化植物油”,通常用於人造奶油,和商店販售的餅乾、薄脆餅乾和蛋糕。反式脂肪會提高整體膽固醇指數。
- 每星期吃兩份魚,多數魚富含 omega-3 脂肪酸的食物。 Omega-3 脂肪酸不影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。而且還有其他心臟健康的益處,包括降低血壓。含有 omega-3 脂肪酸的食物包括:鮭魚、鯖魚、鯡魚、核桃和亞麻籽。
- 多吃全榖品和可溶性纖維 (如燕麥麩)。可溶性纖維可減少膽固醇被吸收到血液中。可溶性纖維存在於燕麥片、芸豆、球芽甘藍、蘋果和梨等。
- 添加乳清蛋白。在乳製品中發現的乳清蛋白,解釋乳製品的許多健康益處。研究指出,作為補充劑的乳清蛋白,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總膽固醇以及血壓。
- 在一週中的2-3天時間運動,並增加身體活動量
- 運動可以降低膽固醇,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(HDL) 膽固醇,即「好」的膽固醇。在您的醫生同意的情況下,每週進行5次,至少30分鐘的運動,或每週進行 3 次,每次20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。
- 增加身體活動,即使是每天幾次的短時間間隔,也可以幫助你開始減肥。舉例來說:在午餐時間每天快走、騎自行車上班、做最喜歡的運動、加入運動社團、或和朋友組個運動小組。
- 戒菸
戒菸可以提高你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改善你的脂肪含量,也可以減少你得到心臟病和腦血栓的風險,並有以下效果:
- 戒菸後20分鐘內,您的血壓和心率會從抽完菸的高峰中恢復。
- 戒菸3個月內,您的血液循環和肺功能開始改善。
- 戒菸1年內,患心臟病的風險,是吸煙者的一半。
- 減肥
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熱量控制,如不知道該如何減重,可透過健康減重門診的專業協助,搭配適合的運動,將自己的腰圍和身體質量指數(BMI),降至國民健康署所訂定的成人(18歲含以上)標準:
- 正常的BMI : 18.5 kg/m2≤ BMI<24 kg/m2
- 理想腰圍指標:成人男性-小於90公分(35英吋);成人女性-小於80公分(31英吋)
*補充:BMI=體重(公斤)÷身高(公尺)÷身高(公尺)
- 適度飲酒
適度飲酒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提升有關,但不鼓勵飲酒。
建議的飲酒量:所有年齡的女性和 65 歲以上的男性,每天最多喝1杯,而 65 歲及以下的男性每天最多喝2杯。如果您患有嚴重的高膽固醇,請儘可能避免飲酒。
- 多吃大豆製品
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製品中,含有一種天然的植物化學物質,叫作異黃酮。研究顯示,這種化學物質有助於把危害動脈的ldl-c,從人體中清除出去。
- 攝入足量的維生素C
在麻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進行的研究顯示,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與人體內hdl-c含量成正比。
因此專家建議,每天吃3~4份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,如:柑橘類水果、馬鈴薯、椰菜、花椰菜、草莓、番木瓜和深綠色多葉蔬菜等,能提高人體血液中維生素C的含量,從而提高體內hdl-c的數量,保證血管暢通。
(二) 中醫降低膽固醇的建議
就中醫的觀點,有些中藥是可降血脂膽固醇,其中一些也是我們日常食用的食物,給大家參考以下可降膽固醇的10種中藥:
- 柴胡
柴胡味苦,性微酸,無毒。功效為解表退熱、疏肝解鬱、升舉陽氣,可治寒熱往來、胸滿脅痛、口苦耳聾、頭痛目眩。
2. 薑黃
薑黃,又稱黃薑,為薑科薑黃屬植物,其根莖磨成的深黃色粉末為咖哩的主要香料之一,嘗起來苦而辛,主成分薑黃素(curcumin)具有醫療保健效果,能增加膽汁形成和分泌,使糞便中排泄的膽酸和膽固醇增加。
- 山楂
又稱大紅果,是薔薇科蘋果亞科的植物,山楂的成熟果實可生用,或炒黃焦入藥,被廣泛用於製造糖葫蘆、山楂餅、山楂糕等酸甜食物。經動物實驗發現,家兔連服山楂3週後,血清膽固醇顯著下降。
- 大黃
大黃是中醫常用的通便瀉火藥物,藥性峻利,性大苦大寒,大黃的根和莖含豐富的蒽醌類化合物,如大黃素(emodin)、蘆薈大黃素(Aloe emodin)、大黃素甲醚(Physcion)、大黃酚(Chrysophanol)、大黃酸(Rhein)等,有輕瀉的作用,藥理研究中,大黃能降血壓、降膽固醇。
大黃的葉片不適宜食用,莖可作食用,一般用於製作餡餅,或為其他食物帶來餡餅的味道。大黃的莖跟覆盆子與糖一起煮四小時,可作甜品、果醬或西式餡餅的餡料。
- 澤瀉
澤瀉,多年生草木,根狀莖是傳統中藥之一,澤瀉主要成分為揮發油,內含糠醛、生物鹼、植物甾醇、天門冬素,有抗脂肪肝作用。
- 決明子
決明子,又名草決明,是「決明」的種子,常用中藥,具有清肝明目、通便的功效,決明子味甘苦性微寒,含蒽甙類物質,分解後產生大黃素、大黃素甲醚、大黃酸、大黃酚及葡萄糖等,決明子可用於治療高血脂症。
- 虎杖
虎杖,蓼科植物,多年生草本,堅硬的黃色木質根莖,蔓延各處。莖有節且中空,像一支手杖。虎杖的根莖都可以入藥,苦寒,破泄清熱、涼血解毒、通絡止痛、退黃通淋、化痰止咳。現代研究,含虎杖甙、黃酮等,經實驗證明,有降低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作用。
- 靈芝
靈芝,又稱仙草。古代認為靈芝有長生不老、起死回生的功效,視為仙草。藥用其子實體,性溫,味甘淡,含甾醇、生物鹼、蛋白質、多糖、胺基酸、酶類等。具益精氣、強筋骨之功效,主治精神疲乏、心悸失眠、高血壓、高膽固醇血症、腦血管硬化等。
- 何首烏
何首烏為蓼科植物,狀如人形,含豐富的卵磷脂、澱粉等,有助於脂肪運轉,其蒽酯衍生物,主要為大黃酚及大黃瀉素,其次為大黃酸、大黃素甲醚等,能使腸蠕動增強和抑制膽固醇吸收,還能減緩動脈粥樣硬化形成。
- 人參
人參是五加科植物,具有肉質的根,可藥用。人參中的人參甙能抑制動物高膽固醇血症的發生,當高膽固醇血症發生時,能使膽固醇降低。
膽固醇過高及早發現,及早開始從飲食控制起,增加定期的運動,改變生活方式和配合藥物控制,將有助於治療膽固醇過高的問題,維持身體的健康喔!
延伸閱讀:
參考資料:
- https://mydoctor.kaiserpermanente.org/ncal/Images/Controlling%20your%20Cholesterol%20-%20Chinese_tcm75-1140134.pdf
- https://www.medicalnewstoday.com/articles/9152#_noHeaderPrefixedContent
- 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Detail.aspx?nodeid=1424&pid=8450
- https://www.heart.org/en/health-topics/cholesterol/causes-of-high-cholesterol
- 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zh-tw/%E8%86%BD%E5%9B%BA%E9%86%87
- https://www.bhf.org.uk/informationsupport/risk-factors/high-cholesterol
- https://helloyishi.com.tw/heart-health/cholesterol/how-to-deal-with-high-lipoprotein/
- https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8/8/29/n10677036.htm
圖片來源:freepik